教学科研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> 教学科研 >> 正文
打造产学研融合高地 助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
发布时间:2021-01-13 10:55:17       发布者:       浏览次数:

“十三五”时期正值电影学院成立之时,历经两年多的发展,电影学院正在发挥她的优势学科作用,逐步打造产学研融合的教育高地。


成立电影学院,助推山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


2018年5月,学校与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共同组建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,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办学模式,填补我省影视人才培养相关领域的空白。2019年,我们又成功申报电影学本科专业,助力电影人才培养。2019年11月,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产学研基地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奠基,基地通过校地共建、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的全面实施,实现与我省影视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、深度融合,助推我省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
依托课程思政,推动教学改革落地生根

电影学院成立以来,始终坚持用影视手法表现生活的教学创作模式,学生参与各类作品的拍摄、剪辑等,全面体现产学研的融合。我院师生全程参与由院长王坪指导的院线电影《兴安岭上》,参与摄影、录音、美术及后期的制作剪辑等各个环节,为我们的专业化电影教学之路留下了坚实而有力的脚印;2020年我院创作与社会实践基地暨影族创制基地产学研科创中心揭牌,并成功举办第一期实训班,真正让学生熟悉国内最顶尖团队的电影后期制作全流程;专业教学与创作基地也分别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、胶东育儿所、山东省会大剧院建立。

十三五期间,我院教师带领学生创作、产出一系列精品力作。纪录片《河水洋洋》《家在黄河滩》登上学习强国平台,先后荣获泰山文艺奖、第2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短片“好作品”奖。纪录影片《胶东乳娘》(英文片名《Mothers in the war》),荣获第53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雷米奖金奖;电影学院院长执导的《出山》获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别推荐奖;教师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、在国庆70周年彩车设计制作中纷纷获奖;学生获奖捷报频传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立足时代、扎根人民、深入生活的艺术观是对课程思政建设最为完美的诠释。

学院开办影人讲坛,先后邀请国家著名编剧芦苇、一级摄影师孙明、美国拿撒勒大学教授赵元婷、著名编剧冉平、著名化妆师苏红、一级录音师杨青青、韩国世宗大学院长金世勋、教授文炫善,著名摄影师、画家傅靖生等来院开展学术交流。举办“电影制作技术大师工作坊”,邀请《兴安岭上》不同部门主创人员:一级导演王坪、一级摄影师孙明、一级美术设计苏雅拉图、知名灯光师哈斯、著名电影录音师亓思明,在影片摄影、灯光、录音、舞台设计、后期剪辑及校色方面开设专题讲座和短期实训。邀请鲁绣大师宋爱华,省会大剧院技术总监刘连亮等结合各自领域进行现场教学,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术视野。扎实的专业建设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频繁交流,扩大了电影学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。


党建思政引领,加速党建与专业的高度融合

我院教师时刻牢记使命,将专业教学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,创作了一批传承红色经典、弘扬时代精神的作品,如《胶东乳娘》《河水洋洋》《兴安岭上》等。在整个创作过程中,师生们用影像把这些历史重新在荧幕上呈现,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。

我院在乳山市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建立“党性教育基地”,在红嫂家乡沂南县建立“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基地”,全体师生以真挚的感情去传承先辈们的革命和爱国之情,共同探索专业与思政育人、专业与实践育人有效结合模式。

设立“包庆荣励志奖学金”,成立“青春光影”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,积极探索“艺术+思政”育人的有效模式。我院师生还立足专业,为时代发声。讴歌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、展现抗击疫情中的动人故事,以凝聚人心,传播正能量。



电影学院将立足“十三五”取得的成绩,合理规划“十四五”建设目标,瞄准国内一流标准,不断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,助推我省影视高质量发展,为我省乃至全国影视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


文字:电影学院
视频:影摄系
审核:王坪


Copyright © 2024 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 版权所有